南都訊 食鹽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但廣州市場的食用鹽並不安全。近日,南都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僅2014年第一季度廣州就一共查獲約300噸違法鹽產品。鹽業部門坦承,如何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鹽,進一步提高打擊力度及加強立法已刻不容緩。
  三萬元成本就可造假鹽
  在白雲區同德圍西槎路附近,有一個由駕校、幼兒園、物流倉庫圍成的隱秘“三角地帶”,面積約200平米的假鹽生產作坊就藏身於此。
  4月20日晚8時許,南都記者爬上了位於生產作坊後側的一處高牆,透過作坊屋頂石棉瓦的縫隙,看到裡面一臺包裝機器正在運行,兩個工人正在將一袋袋包裝好的食鹽從機器上取下來,裝入紙箱,封好膠帶。晚上9點左右,一輛小型貨車在作坊門口停下,工人又將一箱箱食鹽搬進車中,裝滿之後,汽車緩緩開走。
  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個作坊一般晚上七點左右開工,第二天早上六七點收工,將工業鹽包裝成食用鹽,再將這些假鹽銷售到城鄉接合部、餐館、食堂等地。
  “制假作坊一般都是用工業鹽做原材料,再通過一定的渠道將這些假鹽銷向市場。”知情人李先生說,這樣的假鹽作坊的生產條件非常簡陋,成本也很低,一臺包裝機,一些工業鹽和包裝袋,兩個工人,基本上就可以開工了,“包裝機一萬多元,工業鹽約400元一噸,加上人工費、廠房租金,不到三萬塊錢就可以了。”
  廣州去年查處千噸假鹽
  5月5日晚,廣州市相關執法部門對這一非法窩點進行了查處,在這次行動中,當場抓獲假鹽製造者3人,查獲假鹽5噸多。
  現場可看到,在一臺亮著燈的包裝機器上,安裝著一捲高仿真的食鹽塑料袋,機器左側,幾個寫著工業鹽字樣的袋子里,裝滿了白色的鹽,右側,一百多箱包裝好的“加碘食鹽”整齊堆放在門口。抓獲的3人中,有一人當場供認為貨車司機,主要負責將這些假鹽送往一些餐館銷售。一位執法人員介紹,根據他們對現場包裝袋等的統計,這個作坊至少生產了假鹽200噸,其中包括用工業鹽製造的假“加碘食鹽”,假“海水養殖專用鹽”等。
  “這麼多的鹽如果都銷往了餐館,影響範圍就很大了。”該執法人員稱,很多假鹽生產作坊採取的都是定量生產,即購買者需要多少,他們就生產多少,而購買假鹽的則以食堂、餐館、城鄉接合部的商店為主。
  據相關部門初步統計,廣州地區市民每年購買食鹽總量約7萬噸,但實際上真鹽占有率僅為98%左右,此次查處的假鹽僅為冰山一角。僅今年第一度,相關部門就查處假冒食鹽加工窩點4個,假冒食鹽倉庫19個,查獲違法鹽產品達289.685噸。
  每噸可獲利逾600元
  據相關執法部門負責人稱,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普通正規食鹽,500克裝的食鹽每袋零售價1.6元,每箱40袋,算下來每箱食鹽售價60多元錢。而不法分子製造的假冒偽劣食鹽,每箱售價約30元。
  他們使用的“原料”———工業鹽,進價每噸400多元,分裝成小包假冒偽劣食鹽賣出去,一噸能做成50箱“食鹽”,總售價1500元左右。業內人士透露,除去人工、房租等費用,每噸工業鹽至少能獲益六七百元錢。而一個最普通的加工點,每天能加工四五噸工業鹽,龐大利潤可想而知。
  應立法降低量刑門檻
  犯罪成本低也是一個方面。不法分子一旦被查獲,面臨的是法律製裁,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檢法律解釋”)規定,非法經營食鹽數量在二十噸以上的,曾因非法經營食鹽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食鹽、數量在十噸以上的,具有上述情形之一,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多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處罰對犯罪分子來說並不算嚴厲。
  “一噸工業鹽能做出2000包食鹽,流入千家萬戶,危害巨大。建議降低量刑標準,比如類似20噸、2次這樣的門檻,可以適當降低。通過嚴厲打擊,讓不法分子不敢以身試法。”基於上述理由,廣州鹽業等相關部門還透露,目前他們正在制定相關建議,擬提交省人大審議,“最好是以立法的形式來保護老百姓食用鹽的安全”。
  採寫:南都記者 李能忠 實習生 陳儀
  2012年:截至2012年11月25日,共搗毀假冒鹽加工點16個、查處假冒鹽倉庫37個、檢查工廠115家,協助各執法部門查獲違法鹽產品561.72噸,同比增長101%,其中查獲假冒小包裝食鹽67.32噸。全市食鹽案件立案182宗,結案182宗,批捕21人,現法院已判決13人。
  2013年:截至11月底,協同廣州市經貿委等職能部門查獲違法鹽產品1200多噸,搗毀假冒食鹽加工窩點7個(其中大案要案兩宗),查處假冒食鹽倉庫40個。
  第一季度(2014.1.1-2014.3.31)查處假冒食鹽加工窩點4個,假冒食鹽倉庫19個,查獲違法鹽產品289.685噸(其中紙塑鹽55.435噸、綠標鹽0.3噸、大包裝工業精鹽233.95噸),刑拘12人。  (原標題:生產假鹽 作坊被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dbyxkekilp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